图文访谈

您的位置:首页 · 网络问政 · 在线访谈 · 图文访谈 · 详细内容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把手”访谈】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建文

来源:韶山新闻网发布时间:2017-12-23 09:39 浏览次数: 次 【字体: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韶山市新闻中心开辟专题,对高新区、各乡镇及市直有关部门“一把手”进行访谈,展现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各单位各部门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今日开篇接受访谈的是韶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建文,此后将陆续推出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把手”访谈,敬请关注。

记者:周书记,您好!我是韶山市新闻中心的记者。我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全力打造活力园区”的目标。请问围绕这一目标,高新区近五年来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绩?

周建文:记者,你好!高新区这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干职工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和变化:

第一个主要成绩是从数字上看。到去年底,高新区的工业产值已经达到165个亿,财税收入达到2.5个亿,税收超过一个亿。

第二个主要成绩是从平台基础上看。五年以来,我们已经修通了五纵五横的园区主道路,全面拉开了园区建设发展的框架。第一期2.5平方公里已经全部建成,第二期2平方公里的框架也已经拉开,进一步夯实了平台发展基础。

第三个主要成绩是从打造产业集群上看。综合五年的发展,园区已经打造了三大主导产业。第一个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这几年通过我们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以技术促转型、以服务促优质、以联盟打开市场,以恒欣实业为龙头的一批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如远东钢模、博云兴达、江冶机电等,每年的税收稳定在千万以上,产值两亿以上,预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更好。军民融合产业也抓住政策鼓励发展的机遇,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第二个是食品医药行业也得到了强大、迅速的发展。韶山的食品出口,在湖南和湘潭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也是韶山本土的一个特色产业。这几年,通过努力,打造了一个食品工业园,进一步奠定了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有效推动食品产业从传统加工向精深加工,向优质高效转变。第三个是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加快的发展。以江冶机电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目前是国内的航标,在国际上也是领先水平,产品供不应求。以恒升机械为代表的新材料清洁能源生产和能源储备行业异军突起,在石墨烯行业领域达到了技术领先的高地,很多上市公司都寻求合作,我们正在和恒升机械一起谋求和更大的上市公司的合作。

第四个主要成绩是在产业的技术转型升级和创新上看。园区的发展,包括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有创新。这几年我们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致力于通过创新,通过转型升级,引导和推动企业从供给侧入手来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更便捷的产品。我们很多企业也顺应这种趋势,在设备的转型升级上、在技术的研发上、在人才队伍的培养上“三管齐下”。尤其在技术和研发上面打开了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我们和很多企业、高校、技术领域的专家,包括中科院院士都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研发出了一些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和产品,而且已经实现了技术的市场化和产品化,产生了效益。

第五个主要成绩是从党的建设上面去看。这几年来,高新区坚持“党建强发展才会强”的理念,围绕经济发展抓党的建设,通过抓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党建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为助推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通过抓组织建设、抓党员队伍,抓党的活动和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党的建设和经济工作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党员在园区经济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五年以来,我认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心齐气顺事业旺。现在,韶山高新区已经成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沃土,今后发展的速度会更快,发展的前景会更美好。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非常振奋人心,其中第五部分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这应该是与园区发展是最密切相关的。我想请问一下您,下阶段园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方面,会有哪些新的举措和工作思路?

周建文:是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实非常振奋人心。作为高新区怎么样去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园区经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活力园区,打造国家级高新区”这个宏伟的目标,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园区的发展上,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市委提出的目标,找到发展的思路,明晰发展的路径,提供发展的动力。

第一,要继续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学习,去领悟、去做好结合文章。

全区在已经普遍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入领会,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进一步深读原著原文悟原理,一定要把党的十九大的精神作为指引高新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在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思路、发展的路径和发展的动力上一定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朝着这样一个坚定的目标去努力、去奋进。我记得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和搏击者,他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和畏难者。”那么作为园区工作的同志,我们将做坚定者,奋进者和搏击者,无论是在理想上、信念上的坚定,还是在加快园区发展上的奋进,还是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上的搏击,这都是我们需要具有的品格和精神。特别是园区作为韶山工业经济的主阵地,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园区经济的发展寄予厚望,我们更加感到责任重大,须臾不敢懈怠,只有坚定奋进和搏击,才能加快发展步伐,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园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二,要坚定地做好园区发展文章。

一要做好产业的文章。产业兴园区才会兴,党的十九大报告里面也提到,一定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园区就是实体经济的主阵地,我们一定要把在实体经济上做产业文章作为重中之中,只有产业强,才有园区强。在做好产业这篇文章上,我认为主要是两个重点。一是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壮大园区的产业链,做大园区的产业集群,把优势做强,把短板补足,给园区增加新鲜血液。在招商引资上,按照市委对我们的要求,抓住“高”和“新”做好文章,瞄准好的项目,在具有高新技术、国家鼓励和政策支持的项目,特别是投资实力强劲的项目上下文章,想尽办法,抓大不放小,咬定青山不放松,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开拓产业的新篇章。二是做好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继续做好产业的供给侧,让企业提供更多的产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深化产学研,带动产业的升级;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原有的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用更好、更先进的设备,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更优的产品;要鼓励和支持重大研发人才队伍的引进和支持,抓好落实,加大对高尖端人才的引进力度,让人才的优势在研发的优势上显现,让研发的优势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得到体现,让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在占领市场中得到体现,为韶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要结合“五大发展”理念,做好创新的文章。创新是园区发展,特别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创新工作做得如何决定了园区能不能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国家所提出的关于产业方面的政策的落实,能不能够跟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一定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着力点。第一个方面的创新是在政治上给予鼓励和支持,把原有的鼓励政策的支持要贯彻好落实好。第二个方面的创新是要结合高新区实际,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支持。第三个方面的创新是要加大人才的引进,现在高新区在人才方面通过五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是我们目前发展的一个最大的瓶颈。人才兴才有事业兴,我们要继续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培训服务,引得进、留得住人才,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第四个方面的创新是要进一步做好创新平台组建产业联盟,让发展的成果,更大程度地在园区实现最大化共享。

三要做好项目建设的文章。招商的引进和产业的引进是要通过项目来实现的,平台的拓展也是要通过项目来实现。只有通过把产业项目化,把攻关研发项目化,通过项目的实施才有可能把它做实。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项目这篇文章不放松,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产业项目,要加快推进产业项目的建设周期,加快使引进来的项目尽快占领市场;第二个是基础设施项目,要按照园区规划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加快基础设施配套,让引进的企业享受到更优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第三个是做好融资项目,园区要发展,肯定需要资金的支持。现在中小企业融资仍然是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在融资项目上,要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向园区,协助企业做好融资,要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难、融资难、融资不到位等问题,通过这三篇文章做实项目建设。

四要做好要素保障的文章。产业、创新、项目都是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前沿阵地后面还有很多的保卫者、服务者和环境营造者,这些都是属于要素保障,不可或缺。第一是土地保障,引进的企业没有土地保障,就不能及时落地,建设就不能如期实现,就会耽误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第二是政务服务环境,我们要通过相关部门的支持,打开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让客商有一个舒适的服务环境;第三是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队伍,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决定了工作的成效。所以要在结构的优化、素质的提高、考核的管理上,实行倒逼机制,通过绩效管理促使这支队伍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建立畅通的进退机制,保持这支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要让每一个在这里工作的同志都感受到肩上的担子,肩上的责任,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所确定的各项目标。

我相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个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市人民的关心关注下,高新区全体干职工一定要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坚决杜绝做犹豫者、懈怠者和畏难者,勇往直前用尽我们所有的智慧和心血,为韶山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我们的力量。(记者 余惠芳)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www.2233b.com或其工作机构)”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或由其他机构提供,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的内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积极进行处理。